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族重点实验室主任龙春林教授和生态学硕士生张晴同学,基于实验室前期关于景迈山古茶园的民族生态学研究成果,撰写了“‘茶’入世界文化遗产,昭示了什么”一文,于9月27日在《光明日报》“文化评析”版块发表。
云南是世界茶树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有种茶、制茶的传统,拥有当今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连片古茶园。这里的茶树,人称“大叶茶”或“普洱茶”,是乔木树种,高达数米至二十米,不同于江南地区灌木状的茶种。在唐代以前,云南南部各民族便在森林中栽种茶树,形成古老的森林茶园,这种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生态智慧,具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云南的基诺族、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德昂族、彝族、瑶族、汉族等民族的先民,对茶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相似的认知,以近乎雷同的方式在天然林下种植茶树、管理古茶园,一直延续至今。长期以来,栽培、管理、保护和利用古茶园的传统实践融入了当地的民族文化中,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元素,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典范。
基诺山的古茶园,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东部1200-1500米的山地,即“古六大茶山”中的攸乐。基诺族祖先在森林中栽种茶树,采用看似粗放实际上充满智慧的方式管理茶园生态系统。在基诺族的传说中,他们是诸葛亮的后裔,所以尊奉诸葛孔明。据称孔明南征时,有一部分士兵未赶上大部队而留在了基诺山,孔明赐以茶籽,命其好好种茶,并叫他依照帽子的形状盖房居住。基诺族男童衣服背后的圆形刺绣图案,据说是孔明的八卦。他们在祭祀过程中,也呼唤孔明先生。虽然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基诺族与茶的密切联系。在基诺山亚诺村拥有几百年历史的森林茶园中,有许多古树,澜沧果(龙果)、滇南杜英、野芒果(泰国野芒果)、林生杧果、橄榄等野生果树依然硕果累累,甚至有野生荔枝、野生红毛丹、大叶藤黄这样的稀罕树种。翠绿磅礴的高大榕树,伟岸挺拔的蒲葵,规整秀丽的盆架树,点缀在古茶园中。过山龙、上树蜈蚣、球兰,依附着粗壮的树干不断攀爬,野生果树和古茶树的树皮上、树杈和枝丫间则布满了石斛兰、万代兰、指甲兰、皇冠蕨、鸟巢蕨,构成一个又一个“空中花园”。灌木层的狗牙花、三桠苦,草本层的多花山壳骨、滇磨芋和玉竹,增添了古茶园的饱和度。基于传统管理的多层次、多物种、多产出的古茶园生态系统,有力支撑了该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生计安全。
作为“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景迈山,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同其他普洱茶古茶园一样,景迈古茶园至今都保存有规模较大的古茶林。在景迈山世居的布朗族、傣族、拉祜族、哈尼族、汉族等兄弟民族,在成百上千年的时间里栽培、管理大叶茶树,探索出了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林下种植技术,呈现出“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的独特景观。几乎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靠枯枝落叶的自然分解提供养分,各民族对古茶园恰到好处的管理和维护,使古茶园不仅拥有森林的外观,也澎湃着森林的脉搏。
龙春林教授团队开展的民族生态学研究显示,景迈山古茶园中的植物物种数是现代集约化新茶园的4倍之多,生物多样性指数也远高于现代单作茶园。一座座古茶园是一个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以布朗族和傣族为主的景迈山各族群众因地制宜利用土地、布局村落,既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又为各民族带来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体现了他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共通智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从民族生态学等学科的视角对古茶园的形成和管理进行分析,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纽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古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代表性载体,发掘古茶园的价值,保护古茶园、传承相关的茶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供稿 张晴、龙春林;审阅 周宜君 金军 王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