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当代和子孙后代的福祉。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永续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类型多样,文化历史悠久,在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国智慧。
2022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第7版“文化遗产”专栏发表了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龙春林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思源博士署名的文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2-12/24/nw.D110000renmrb_20221224_1-07.htm
龙春林教授带领团队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对象开展研究,揭示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提供了151科445属651种资源植物,包括食用植物80 科226种、药用植物89科255种,且651种资源植物中,以豆科植物为多。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同类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估。
以旱作农业为主的我国北方一些农田生态系统也存在着十分可观的生物多样性。龙春林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太行山腹地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系统内的药用植物种类多达51科123种,其中柴胡、连翘等药材品种尤为受到关注和青睐,已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当地百姓在这个系统中栽培或管理的农业物种有26科57属77种,作物品种则更加丰富,传统农家品种达到了171个。柿子、核桃、花椒等树种以及不同品种的谷子、豆类等作物通过混农林种植、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传统耕作技术得以保留和发展,构成了当地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根基。
通过实地调研获得的大量一手资料,反映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等文化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彰显我国先民的智慧——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的同时,也在持续地贡献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体现了我国不同民族长期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性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民日报》发表该文后,学习强国、新华网、海外网、云南发布、新浪财经、金台资讯等纷纷转载,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2022年11月8日,《中国青年报》第10版“思想者”栏目刊登了研究生白雨同学和龙春林教授署名的题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应受到保护”一文,聚焦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提出在实践中要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兼顾“活态”传承,因地制宜地推进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农业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http://zqb.cyol.com/html/2022-11/08/nw.D110000zgqnb_20221108_2-10.htm
2022年3月2日,《光明日报》第10版发表了龙春林教授撰写的文章,这篇以“今天, 我们期待怎样的国家植物园?”为题的新闻随笔,分析了“植物文化”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神农尝百草”“制耒耜种五谷”等是我国早期农业文明的生动写照,祖先们将狗尾巴草驯化为养育中华民族的谷子,把茶叶培育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树叶”,水稻的驯化和新品种培育更是中国利用生物多样性为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傣族、独龙族等保护和利用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苗族、瑶族等采集药用植物防病治病的民间医药知识,都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值得在国家植物园中展示,彰显中国植物文化的巨大生命力。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3/02/nw.D110000gmrb_20220302_2-10.htm
龙春林教授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目前担任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主任、民族医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民族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工作,对我国不同民族认识、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知识进行研究,发掘优秀的传统生物文化,服务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
(张晴 供稿,周宜君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