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2日晚21:30,CCTV-17农业农村频道推出了《振兴路上》:守望自然(上)节目,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龙春林教授以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身份应邀出镜,就生物多样性保护发表专家观点。
“保护”和“发展”一直是两个极具争议、热度颇高的重大话题,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兼顾发展,又如何在发展中注意保护,从而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协调共进是所有研究者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正如中国陕西洋县的朱鹮就地保护与当地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水稻生产系统出现的矛盾冲突一样:朱鹮踩秧苗,百姓不敢打。但是过去了40多年,在政府正确决策管理与当地百姓端正的生态思想作用下,如今人们可以看到那些享有“东方宝石”美誉的世界濒危鸟类朱鹮,不仅从7只繁衍增至7000多只,还悠然自得在稻田里畅快“干饭”。龙春林教授对陕西洋县朱鹮就地保护与水稻有机产业的生态结合案例进行了点评,认为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分,并强调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乡村振兴的促进可以协同推进、并不矛盾的观点。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系统与河北涉县石堰旱作梯田系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梯田类型。前者在云南哀牢山独特的气候、地理等条件支持下,依靠森林资源涵养充足的水源,可使哈尼水田中常年蓄水,是形成“稻鱼”共生模式的前提基础。地处北方太行山的河北涉县地区干旱缺水,但凭借涉县人的智慧与长达800多年的铢积寸累之下重获新生。两类梯田风格迥异、特征分明,但是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上却不谋而合,极其统一。哈尼梯田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四素同构,涉县梯田有“石头-村民-梯田-毛驴-作物”五位一体,不论哪一种,都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诠释地淋漓尽致,极具参考价值,而这都得益于当地百姓的生存智慧与惊人毅力。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真正践行者,这些当地百姓发挥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关键作用。龙春林教授指出:“当地老百姓才是生态系统的真正管理者、维持者,没有了他们,这个生态系统也就没有了意义。”
据悉,龙春林教授带领团队先后前往贵州从江稻萍鱼鸭系统、云南哈尼梯田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sites)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等地开展研究,在这些地区的民族生态学、农业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并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发出了民大声音。
(白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