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程卓、王斐和张慧兰获得2021届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6-04 】

    近日,通过答辩和学院教授委员会评选,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程卓、王斐和张慧兰获得2021届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优秀毕业论文,祝贺三位同学和指导老师。

研究生情况:程卓,2018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生态学,学位论文题目是“独龙族民族植物学研究”,对独龙族采集利用的野生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和定量分析,同时对独龙族传统养蜂、董棕栽培和薪柴收集的传统知识案例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中蕴含的生态学内涵(图1)。在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独自前往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中缅交界的独龙江地区考察3个月,克服多方面困难,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2020年获得“学业一等奖学金”和“中国生物工程会议生物资源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一等奖”。目前,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3份SCI期刊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A类),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A类),Phytokeys(C类)各发表论文1篇。已经通过硕博连读考核,将继续在原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

导师情况:龙春林,教授,民族植物学家和民族生态学家,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学会生态与自然保护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民族植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生态学会民族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已发表论文412篇(其中SCI收录146篇),出版著作21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7项,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级别奖励和荣誉21项。已培养121位研究生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图1.程卓论文部分图片


研究生情况:王斐,2018级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党员”。硕士毕业论文题目为“鸟类聚集对斑块化森林土壤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论文采用16SrDNA和ITS高通量测序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鸟类聚集对广州市两处斑块化森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发现鸟类聚集所沉积的鸟粪可使土壤酸化和富营养化,从而导致亚硝酸盐氧化型细菌、硝酸盐还原型细菌、纤维素分解细菌以及腐生型真菌显著降低,进而影响土壤和植物间的营养循环(图2)。论文为可持续的城市森林设计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论文成果已发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导师情况:张淑萍,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动物生理生态委员会委员。从事于动物生态学研究,主要开展鸟类对城市化的响应研究以及鸟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发表于Hormones and Behavior,Conservation Physiology,Environment pollu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学术期刊。

                                                                            图2.王斐论文部分图片


研究生情况:张慧兰,2018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化学,硕士研究内容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源定量识别和污染修复研究,主要是通过源解析模型和风险评估模型的结合定量识别受污染农田的风险源,并针对区域污染进行生物炭修复和间作修复,为当地源头控污和农田安全利用提供有效的实践参考(图3)。在攻读硕士学位和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独立摸索了模型之间的结合及相关模型的不确定评估,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学习汇总,为文章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hemosphere,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health和Waste and biomass valorization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篇。就读期间获得学业一等奖学金,新生一等奖学金,中央民族大学第四届和第五届研究生创业创意大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复赛三等奖,中央民族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学术讲演比赛三等奖。

导师情况:刘颖,教授,宝钢优秀教师奖和我校首届“杰出育人奖”获得者,2019年和2020年师德考核优秀,获校级“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和校级“先进工作者”。






3.张慧兰论文部分图片